壳股,指一些公司财政不稳,甚至出现资不抵债危机,即使该股问题多多,但由于其上市地位仍在,其他公司遂收购其控股性股权,借其壳上市。
壳股交易
买壳”者逾半陷浮亏 中介哀叹“壳股”信息无人问津
自2016年以来,出现大股东变更的50多家公司中,新任大股东出现账面浮亏的占半数,有10多家公司接盘方浮亏幅度超30%。此外由于A股市场监管趋严,易主后实施重组的公司寥寥无几。编者在投行并购圈也发现,目前的“卖壳”信息中,“卖壳”条件越来越低,而且“壳费”也是一降再降,有的甚至还采取了首付分期的措施,但还是无人问津。
今超百只个股终止并购重组 ST股“保壳”压力渐增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经有超100家的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终止并购重组事项。据统计显示,5月份以来就有10多家公司终止重组,包括双良节能(600481)、扬子新材(002652)、国际医学(000516)、王府井(600859)等。其中双良节能、国际医学复牌后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而大部分上市公司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交易双方对标的估值、业绩承诺等条款未达成一致,此外,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也是主要原因。
对此北京清和泉资本指出,实际上市场对于并购重组存在误解,当前监管态度并不是“一刀切”,不断深化改革并购重组的市场化体制才是重中之重。监管层对重大资产重组的方案审核不断趋严,一方面大幅降低了市场套利行为,另一方面是各项审核指标均表现良好的,无疑是优质资产,监管层对于优质资产合法合规的重组行为是不排斥的。
另据数据统计显示,A股75家ST公司中,有30多家公司发布了重组公告,其中有3家公司的重组处于暂停中止状态,3家公司重组未通过,15家公司停止实施,13家公司重组实施完成。虽说ST公司都在积极地为“保壳”而战,但是从目前公司的动作来看,不少公司的“保壳”困难重重。
更多财经股票资讯,关注卓财商。
推荐阅读
股市跳水了怎么办?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