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4月1日,市场先后传言称,阿里巴巴、京东将收购格力电器5%的股份,而后阿里、京东双方都证实该消息不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于格力电器集团的发展绝对是好事。
4月1日,市场先后传言称,阿里巴巴、京东将收购格力电器5%的股份,而后阿里、京东双方都证实该消息不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于格力电器集团的发展绝对是好事。
在诸多媒体的猜想中,也可能是董明珠团队接盘,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从业者表示:“天机已经泄露”。
在他看来,格力集团所转让的15%控股权,一部分可能会落入格力电器管理团队与核心经销商手中——这也被大部分业内人士认同。而在目前的大股东名单中,京海担保引人侧目,京海担保本就是格力的核心经销商,已持有8.91%的股权,且由于格力电器的股权结构一直比较分散,京海担保掌握部分股权并不会影响董明珠的管理地位,对于格力电器的管理团队而言,426亿(根据格力电器目前股价测算出来的底价)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此外在阿里、京东都否认“5%”的消息后,另一个买家——富士康浮出水面。曾有珠海国资委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近来富士康在珠海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接盘方。
“大家都很关心改制的结果,我认为,改制会给格力电器带来巨大不确定性。这里的‘不确定性’是个中性词,有可能是巨大利好,也有可能是利空,但关键看最后谁会成为大股东,这不仅决定董明珠的去留,也将影响格力电器的未来”,刘步尘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早前,董明珠曾在博鳌论坛发表讲话,在她看来,更愿意把当下的国企混改看成怎么样推动国企市场化的工作,“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无论企业背景怎么样,都能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那国企混改就有成果了。”
也正如董明珠所言,格力电器一直都是中国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异类,属于“国企、民企”优势都不占,是真正从市场上打拼出来的企业。而格力混改的事件也并非孤例,在谈及该事件时,TCL也常被媒体拿来做对比。
1997年,TCL从100%的国有变成国有控股;2002年,TCL引入国外投资者;2009年,李东生个人认购6310万股,而后TCL宣布“本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但TCL的结局是否会是格力电器混改的结果,还未可知,一切都要等“另一只靴子落地”。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谁是最后的接盘人,格力集团转让15%的股份,都有望提升格力电器的经营活力。且如果有第三方资本的战略投资介入,对于正于“多元化转型期”的格力电器而言,都将成为助力。
文章大部分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版权,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