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20日,江苏镇江一水果摊因无人看管,30箱香蕉被哄抢一空。据悉,是老板当时人不在,雇了俩小伙帮忙卖,没想到俩小伙睡觉去了。老板来了之后看到水果被抢光也很无奈,觉得很不可思议。
5月20日,江苏镇江一水果摊因无人看管,30箱香蕉被哄抢一空。据悉,是老板当时人不在,雇了俩小伙帮忙卖,没想到俩小伙睡觉去了。老板来了之后看到水果被抢光也很无奈,觉得很不可思议。
网友:不问自取视为偷。
水果摊老板介绍,他因有其他事情,就临时叫了两个小伙儿帮着看守,结果二人跑到宾馆睡觉去了,三十箱香蕉无人看守,待他赶回来时,遍地垃圾,现场一片狼藉,但所有水果甚至空纸箱均已不见。围观的拍摄者也证实,起初以为是老板生意太好,结果细看之下,发现人们在现场抱起一箱直接走人,最后没有香蕉了,后来的人直接打扫战场,将空纸箱也捡回了家。
偶尔总能见到人们哄抢物品的事,比如2015年驻马店一水果车翻车,价值八万多元的水果被哄抢一空,即使是有老板在现场和记者在拍摄,哄抢者视若无物,照抢不误;同样在2015年,浙江温州,一整车30吨大米同样因车辆事故原因,被哄抢一空,甚至还有开车来拉的;2021年,上海一专门为流浪者提供食物的场所,食物刚摆上时,便被当地老人一抢而空。事实上近年来发生哄抢事件的并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过专门的统计。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明目张胆的干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是差那点物品?还是缺那点银子买?还是处在特殊时期,只能通过这种手段取得食物用以继命?很明显,都不是。
这种事情,第一个动手哄抢的人最关键,人生活在这个社会,虽然人性里面都有野蛮和丑恶的一面,但受限于道德约束,受制于法律规定,起码的规矩还是要遵守,予取予夺,都还是要讲究一个基本原则。但只要受到的约束力变弱,或者受到的诱惑变大,心中的贪婪就会被放大,面对几十箱摆在那里的香蕉,没有任何人在管理,心中占有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当第一个人伸手抱回家的时候,破窗效应就形成了。
物与类聚,人与群分,有人出手把东西拿回家,从众的人自然也就有了,一个,两个,十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假思索的哄抢,理由只有一个,别人拿得,我也拿得。这种氛围一旦形成,管你是老板在场,还是记者在场,管你有无记录拍摄,统统不重要,反正是自己不能吃亏。到最后,来得晚的,没有哄抢的物品了,连纸箱包装之物也要拿回家换两个钱,当这些物品也没有了,空手的人恨不得哭天怆地,还在怪自己的运气差,没有占到便宜,巴不得伸出手指,把地上的泥巴也要抠点带回家。
如果总以为大家都在干的事情不会有事,总以为法不责众,那就大错特错。参与哄抢的人都怀有这种心理,人人都在干的事,被发现了,被苛责了,也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觉得和个人的品行和道德水平没有关系,甚至觉得占了便宜还沾沾自喜,但这种从众的心理往往会害人。哄抢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如果哄抢物品价值过高,不但违法,还有可能犯罪,那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不管是第一个出手的,还是后面一哄而上的,他们在干这种事情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恐惧和害怕的,特别是在事后要追究责任的时候,都对当时的行为感到后悔,感到不可思议,都觉得为什么平时一个很讲究规则的人,偏偏在那个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但人的贪念用后悔来解释根本没有任何用处,一把鼻涕一把泪只是一种被需要的表演。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