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理财 投资 股票知识 贷款 基金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首页 > 要闻> 热点推荐 > 正文

600余尾中华鲟在湖北宜昌放归长江 “鲟梦中华守护长江”

2022-05-14 18:56 投稿:一路孤行 广告
核心提示:“鲟梦中华守护长江”公益放流活动1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666尾不同年龄段的中华鲟放流长江。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邹桂伟介绍,当天放流的中华鲟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育而来,涵盖4个不同年龄规格,最小7月龄,最大14龄,其中成体和亚成体达30尾,最长的中华鲟达212厘米,最重的有87公斤。

“鲟梦中华守护长江”公益放流活动1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666尾不同年龄段的中华鲟放流长江。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邹桂伟介绍,当天放流的中华鲟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育而来,涵盖4个不同年龄规格,最小7月龄,最大14龄,其中成体和亚成体达30尾,最长的中华鲟达212厘米,最重的有87公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金明说,放流的大规格中华鲟体内已植入超声波跟踪监测标记,结合沿江布设的监测站,科研人员能够随时精确掌握这些中华鲟个体在长江中的分布位置和洄游规律。
 
此次放流活动由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广东省青年商会、广东省海外留学青年联谊会共同发起,国华文旅和碧桂园鄂西区域共同承办,旨在号召更多社会公益力量拯救中华鲟,保护长江生态。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静介绍,本次公益放流是国强公益基金会在保护生态多样性领域进行的首次探索,在两个月时间内共筹集到资金超百万元。
 
当日,国强公益基金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签订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计划”,该计划除了持续支持放流外,还将支持建设中华鲟追踪监测配套基础设施、人工产卵场模拟技术攻关等。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被誉为“鱼类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近年来,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持续衰退,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