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理财 投资 股票知识 贷款 基金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首页 > 要闻> 热点推荐 > 正文

德媒:中国车市从没这么卷过 特斯拉推动这波价格战

2023-03-20 17:00 投稿:一路孤行 广告
核心提示:纵观中国国内汽车市场,2023年的主基调是“降价”。业内人士说,中国汽车行业“从来没有这么卷过”。这种价格战不是零和博弈,是负和博弈。“要利润”还是“要市场”,成了摆在众多车企面前的艰难抉择。

纵观中国国内汽车市场,2023年的主基调是“降价”。业内人士说,中国汽车行业“从来没有这么卷过”。这种价格战不是零和博弈,是负和博弈。“要利润”还是“要市场”,成了摆在众多车企面前的艰难抉择。
德国知名汽车专家杜登霍夫指出,这波价格战尤为激烈,“因为是特斯拉推动价格战,希望借此获得市场垄断地位。”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利润非常高,能达到25%。但其他车商并非如此。
 
降价大潮中,德国车商也不能幸免。电动车领域,在特斯拉数次降低电动车在华售价后,宝马和大众等德国车商也开始降价。中国是德国车商最重要的汽车市场。2022年在中国,乘用车销量为2320万辆,几乎是德国的9倍,远超整个欧洲。德国《经济周刊》3月14日聚焦“德国车商在中国的真实表现”,报道评估称,中国市场的汽车销售潜力仍是巨大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可能继续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大引擎”。不过,“大引擎”可能受到中国与西方之间日益增长的裂痕影响。此外,这些德国车商也在中国面临激烈竞争。
 
杜登霍夫说,目前的价格战“对德国车商而言是个大风险”,因为德国品牌在中国的利润一直不错,如今不得不面对利润明显减少的问题,“对德国车商而言,重要的是在电动车领域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这方面的竞争最激烈”。
 
如何保住中国市场份额?德国商业媒体《资本》3月15日发文,以大众汽车为例探讨了德国车商在中国面临的挑战。文章表示大众只能寻求节约成本、推出新车型,因为现有车型的销售价格与竞争对手相比太高。然而,“即使是最严格的成本削减。也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并弥补这么多的生产成本节约。换句话说,大众汽车大概是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来挽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杜登霍夫表示,中国在汽车战略上已押注电动车,而德国车商在这个领域并不具备技术优势。欧洲计划从2035年起禁止使用内燃机新车,德国车商也要面对和处理这个问题,这让他们没法把精力和时间完全放在电动车领域,“而中国只专注于一个战略,那就是电动车”。这意味着,德国车商在中国要与时间赛跑,而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