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渐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前据财经新闻网了解一些城市出台法规或草案,将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比如霸座、推销、跳槽、在地铁内饮食等。对此,有专家认为,对于纳入征信系统的个人行为,应该加以选择,把与个人信用真正密切相关的纳入进来。
日渐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前据财经新闻网了解一些城市出台法规或草案,将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比如霸座、推销、跳槽、在地铁内饮食等。对此,有专家认为,对于纳入征信系统的个人行为,应该加以选择,把与个人信用真正密切相关的纳入进来。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6%的受访者关注自己的信用状况,74.5%的受访者支持将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但是在将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过程中,70.8%的受访者认为有些行为难以认定,63.4%的受访者觉得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存在问题。
93.6%受访者关注个人信用状况
“我在金融行业工作,根据相关岗位要求,我必须将自己的征信情况提供给上级参考。”江苏常州某国有银行员工王洁对记者说,目前央行征信系统采集的征信项目,她涉及的不多,“我被征集的主要是个人信用卡、贷款之类的信息。”
浙江杭州某教育机构教师沈楠(化名)坦言,她没有关注过自己的信用状况,但她认为信用记录对于一个人是十分重要的,“将日常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能够督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公共道德、职业道德,起到约束作用”。
调查显示,93.6%的受访者关注个人信用状况。对于将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74.5%的受访者支持,5.0%的受访者不支持,20.5%的受访者认为应视情况而定。
对于将日常生活行为数据纳入个人征信系统,70.8%的受访者认为有一些行为难以认定,63.4%的受访者觉得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存在问题,54.2%的受访者担心数据量大,技术上很难做到。
59.7%受访者希望数据能正确反映个人真实信用情况
个人征信系统在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金融新闻网了解到调查中,59.7%的受访者希望数据更完整、真实,能正确反映个人真实信用情况,54.1%的受访者希望让公众对此更加重视,49.1%的受访者希望加强监管,不给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的机会。
“个人征信系统的相关宣传力度还不够,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哪些地方会用到。”黄真希望,在做好相关宣传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沈楠认为,目前个人征信系统还没有受到足够广泛的重视,很多需要记入个人征信系统的行为,被征信人也不知道,需要有关部门说明和宣传。
对于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
财经资讯了解到46.4%的受访者觉得数据保存时限有待进一步明确,35.2%的受访者觉得系统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不容易看懂,34.5%的受访者担心存在信息泄露的问题。
朱巍认为,个人征信范畴不能太广,而且要分情况、分类别,要明确权利、责任和相关处罚。“如果要将某些个人行为纳入征信系统,要给被征信者改正的机会,而不是只要个人行为出现差错,就‘一棍子打死’。这个记录多长时间能抹掉,或者说什么情况下能抹掉,应该让大家知道,满足大家的信用权利。如果坏的行为要被记录一辈子,这不是好的做法”。
朱巍还指出,将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要保证个人信息安全,“征信和个人信息安全是密切相关的,征信并不意味着过分掠夺个人信息”。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0.9%,90后占29.5%,80后占49.8%,70后占14.1%,60后占4.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