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广州黄埔区夏港街道保税社区某小区一位9楼业主支先生向记者反映,因他楼下住户之间存在纠纷,7楼住户疑似安装了“震楼器”报复8楼,一阵阵规律性振动的噪声持续了两三年,也影响到支先生的正常生活。尽管他多次寻求帮助,但因各方无法强制进入7楼住户家取证,该问题始终未解决。
近日,广州黄埔区夏港街道保税社区某小区一位9楼业主支先生向记者反映,因他楼下住户之间存在纠纷,7楼住户疑似安装了“震楼器”报复8楼,一阵阵规律性振动的噪声持续了两三年,也影响到支先生的正常生活。尽管他多次寻求帮助,但因各方无法强制进入7楼住户家取证,该问题始终未解决。
支先生介绍,两三年前7楼一位住户因与楼上长期矛盾而搬离小区,随后的夜晚他不时感觉到楼下传来规律性的低频振动声,原本是楼下邻居间的矛盾,却间接影响到了他和家人。支先生多方排查后锁定了7楼那位已经搬走的住户。
支先生怀疑,7楼住户是在家中安装了“震楼器”,远程遥控报复楼上邻居,他先后多次寻求物业、社区居委会和派出所的帮助,各方也积极联系7楼住户进行协商,但对方不愿出面配合,由于没有实质证据,各方都表示“无权强行进入7楼住户家中”。而受噪声影响,8楼只剩下业主在住,其家人都已搬离。
记者随后在网络平台上搜索“震楼器”,相关商家称“该产品支持远程遥控”。支先生表示,去年11月民警到7楼住户所在公司拜访后,楼下的不明声响暂停了几个月,但今年3月底至今又开始发出噪声。目前他和妻子已经在找房子考虑搬走了。
记者近日与该小区物业公司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查看,支先生楼下8楼住户家测得的不明声响刚过40分贝,而支先生家听到的不明声响大部分时间不超过40分贝。目前,居委会正继续排查声音源头,并积极调解7楼和8楼住户间的矛盾。
不高于40分贝的声音是否构成噪声?
广东秉甲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赫男表示,法律对噪声的规定为“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即使低于排放标准,但达到了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即可以定义为噪声,该行为依然违法。”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宇昊则表示,根据民法典关于相邻权的规定,如果使用“震楼器”长期故意制造噪声妨碍邻居等相邻方的合法权益,相邻方有权起诉要求其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和赔偿损失等。“维权一定要注意证据收集与固定,做好噪声记录与时间关联性证明材料。”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