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理财 投资 股票知识 贷款 基金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首页 > 要闻> 热点推荐 > 正文

云南导游威胁白领游客至少消费8000元 低价团怎么还如此嚣张

2022-08-05 10:48 投稿:一路孤行 广告
核心提示:据媒体报道,日前,7月19日至26日,刘敏(化名)和朋友报名参加了一个6天5晚的云南旅行团,两人团费共计1580元,这里面包含了吃住费用,不含机票。

据媒体报道,日前,7月19日至26日,刘敏(化名)和朋友报名参加了一个6天5晚的云南旅行团,两人团费共计1580元,这里面包含了吃住费用,不含机票。

结果,到了地方却被多次安排购物,导游还根据不同的职业,工薪人士要求买3000~8000元的东西,都市小白领要求买8000元~20000元的东西,并威胁:知道你家地址和身份证号码。

 
目前,昆明市文旅局称已关注到此事,正在调查处理。2022年7月19日,旅客在昆明站候车。随着暑期的到来,云南旅游呈现加速回暖势头
 
2022年7月19日,旅客在昆明站候车。随着暑期的到来,云南旅游呈现加速回暖势头
 
很多人都在转发这条新闻,并感慨自己幸好没去云南。经过多年旅游环境整治的云南,刚刚消停了一些,却再一次形象受损。有人甚至调侃,云南导游都学会用大数据分析了,啥人买啥货,期待不同,挨宰的价码也不一样。
 
这样的情形令人叹息,也发人深思。强制购物为什么痼疾难除?低价团屡屡冲击民众的认知底线,为何屡禁不绝?
 
两个人6天5晚游,每人只付790元,这样的价格显然是不折不扣的低价团。如果考虑到导游可能从中拿到“揽客”150元提成,则这个团肯定挣不到什么钱。怎么办?无非是“堤外损失堤内补”“羊毛出在羊身上”,游客被购物,几乎是一定的。
 
从刘敏等人的落地遭遇可知,团费790元,但她实际花了五六千元,有的团友竟然还花了十几万元。消费力度之大,可见一斑。而强制消费为患之烈,则恐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2022年7月31日,在昆明长水机场,进港旅客在到达大厅排起长队。
 
2022年7月31日,在昆明长水机场,进港旅客在到达大厅排起长队。
 
很多人都记得2017年一名游客在云南被毁容的恶性事件,当时,一则“云南省副省长微服私访被购物店强迫消费”的消息,也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从那时起,针对公众极为关注的强制消费、灰色利益链以及低价团等问题,云南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旅游市场整治行动。
 
客观而言,经过一段时间治理,云南游的情形明显变好。及至此次的事件发生之前,彩云之南,似乎又重新成为出游者“心的方向”。特别是今年暑期,疫情平稳,在家中憋了许久的人都纷纷出游,西北的新疆和西南的云南成为首选,甚至有“一半的游客在新疆,一半的游客在云南”的夸张说法,足见云南旅游的吸引力。
遗憾的是,只要一发生恶性宰客事件,平日里的“岁月静好”立马就消失了。低价团这种云南旅游的顽疾就真没法办彻底铲除吗?
 
说到底,治理低价团强迫购物乱象,需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应持续保持强大的压力,不能有丝毫松懈。毕竟,与老老实实的经营比起来,低价团来钱要快;与游客的精打细算比起来,生猛的宰客来钱轻松。这就需要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时刻警觉,及时查处,将诸般不公不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另一方面,也应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杜绝低价、超低价的团费。以市场的、行业的作用约束同业,避免急功近利、巧取豪夺。
 
此外,广大消费者本身也应多一些警觉,能够主动拒绝低价诱惑。一般说便宜没好货,而如果是便宜到“白菜价”,那就不是没好货而可能是包藏祸心了。市场从来都是双向的奔赴,消费者擦亮眼睛,很重要。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包括云南在内,各地的旅游市场正在缓慢回热,这一好的势头来之不易,理应倍加珍惜。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