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理财 投资 股票知识 贷款 基金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首页 > 要闻> 国内经济 > 正文

财经新闻网:上半年我国粮食供需总体宽松 粮价呈现“两涨两跌”特点

2019-07-06 18:46 投稿:一路孤行 广告
核心提示:财经新闻网:今年夏粮实现恢复性增产,又是一个丰收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供需情况如何?市场价格呈现什么样的走势?7月4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上半年粮食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粮食供需总体宽松,库存充裕。“上半年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呈现‘两涨两跌’特点,小麦、稻谷价格回落,玉米大豆价格有所上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财经新闻网:今年夏粮实现恢复性增产,又是一个丰收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供需情况如何?市场价格呈现什么样的走势?7月4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上半年粮食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粮食供需总体宽松,库存充裕。“上半年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呈现‘两涨两跌’特点,小麦、稻谷价格回落,玉米大豆价格有所上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上半年我国粮食供需总体宽松  粮价呈现“两涨两跌”特点
  
  小麦产需平衡有余价格有所回落
  
  从目前小麦收获情况来看,2019年冬小麦获得丰收,质量明显好于上年。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9/20年度(6月至次年5月)我国小麦供给量(含产量和进口,不包括库存,下同)为1.365亿吨,同比增加127万吨。国内食用消费基本平稳,饲用和工业消费有所下降,年度消费总量1.235亿吨,同比减少532万吨。年度结余量1301万吨,同比增加759万吨。
  
  “今年上半年小麦产需平衡有余,价格有所回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负责人认为,导致上半年小麦市场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1.12元,每斤下调0.03元,价格底部下移。二是中央和地方储备小麦轮换工作相继展开,小麦市场粮源充足。三是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小麦副产品麸皮需求减少,上半年麸皮价格每吨下跌超过300元,加工企业利润下滑。四是6月份新小麦收获上市,产量增、质量好,市场供应量增加。监测显示,6月底华北地区普麦收购均价每吨2270元,比月初每吨下降100元,比年初每吨下降230元。安徽、江苏和河南3省分别于6月5日、12日和7月2日启动托市收购预案,对小麦市场价格形成有力支撑。随着小麦收购工作全面展开,市场粮源逐渐减少,预计下半年国内小麦价格将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之上运行。
  
  财经新闻网稻谷供大于求 价格明显回落
  
  近年来我国稻谷市场供给较为充裕,需求相对低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预计2018/19年度(10月至次年9月)稻谷产量2.12亿吨,供给量为2.16亿吨,其中进口400万吨左右。年度稻谷总消费量1.97亿吨,产大于需1933万吨。
  
  今年上半年稻谷供大于求,上半年稻谷价格震荡下行。6月底主产区普通早籼稻收购价为每吨2270至2320元,与年初基本持平;主产区普通中晚籼稻为每吨2300至2470元,比年初每吨下跌30至160元;主产区普通粳稻为每吨2420至2580元,比年初每吨下跌40至200元。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负责人认为,上半年稻谷价格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稻谷市场产需有盈余。二是稻谷库存消化渠道单一,销售进度相对缓慢,库存销售压力较大。三是政策性稻谷拍卖底价大幅下调,拉低销售价格。5月21日开始,2013至2015年产政策性稻谷销售底价比上年每吨下调400至800元不等。随着政策性稻谷持续投放市场,预计后期稻谷市场价格弱势运行。
  
  玉米产需存在缺口 价格总体上涨
  
  受玉米生长期不利天气影响,2018/19年度国内玉米产量有所下降。2018/19年度(10月至次年9月)我国玉米供给量2.61亿吨,同比减少171万吨;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内玉米消费略降,年度总消费量2.75亿吨,同比减少297万吨。
  
  受产需关系变化影响,上半年国内玉米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6月底东北产区玉米均价为1840元/吨,较年初上涨65元/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负责人认为,造成上半年玉米价格总体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手中玉米大多已销售,余粮基本见底。二是5月下旬国家临储玉米投放市场,拍卖底价较去年提高200元/吨,拍卖成本增加。三是我国对美国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减少。2019年1至5月我国进口美国玉米3963吨,同比减少98.2%;进口高粱8214吨,远低于2018年同期的280万吨。近期国家临储玉米与2018年产玉米共同流向市场,国内玉米市场供给充足。今年新玉米上市前,预计国内玉米价格将在临储玉米拍卖成本附近窄幅波动。
  
  财经新闻网大豆供给满足需求 价格波动上升
  
  据海关统计,1至5月我国进口大豆3175万吨,同比减少12.2%。预计上半年我国进口大豆3995万吨,同比减少490万吨左右,减幅11%,大豆供给能够满足需求。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负责人认为,在大豆进口减少的情况下,大豆供给能够满足需求。这是因为,一是生猪存栏量下降,豆粕需求高位回落。据有关部门监测,2019年以来,全国生猪存栏连续五个月同比减幅均在20%左右。二是国家临储大豆投放市场,增加市场供给。6月份竞价销售30万吨临储大豆,实际成交21.6万吨。预计2018/19年度(10月至次年9月)我国大豆供给量1亿吨以上,同比减少940万吨,其中进口大豆8400万吨左右,同比减少1013万吨;国产大豆160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大豆消费总量1.023亿吨,同比减少600万吨。
  
  上半年大豆价格呈波动上升走势。6月底,近月船期美国大豆对我国港口CNF报价为每吨393美元,比年初每吨上涨6美元;巴西大豆CNF报价为每吨395美元,比年初每吨上涨17美元。进口大豆成本上升主要在于美国大豆播种期推迟,市场预期美国大豆减产。总体看,目前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对美国大豆出口形成有力竞争,国际市场大豆供应充足。
  
  上半年国内大豆价格也有所上升。6月底,黑龙江地区食用大豆收购价格为每吨3630至3660元,比年初每吨上涨100至120元;油用大豆收购价格为每吨3320至3340元,比年初每吨上涨40至60元。“这是因为,目前农户手中余豆基本见底,市场高品质大豆供应不足,对市场价格形成支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负责人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